張偉偉
“好婆婆”的家庭幸福秘笈是什么?今年3月,臨潁縣的宋玉玲被社區評為“好婆婆”。她獨創的婆媳關系“三不”原則在小區廣為流傳:不拿老觀念束縛年輕人、不介入小家庭事務、不做傳話筒……(詳見8月19日《漯河日報》1版)
與此同時,央視熱播劇《生萬物》中封大腳母親的扮演者遲蓬,也因出色演繹了一位“理想婆婆”得到觀眾好評。眾多網友喊話:“全國婆婆都來抄作業。”
一場關于婆媳關系的討論,引發眾多網友各抒己見。其實,無論現實中的“好婆婆”宋玉玲,還是《生萬物》中的婆婆,她們的生活哲學與處世智慧,都值得我們揣摩學習。
轉變觀念,平等對話。自古以來,婆媳關系就是中國式家庭的一個難題。受傳統生產關系和社會關系的影響,以前在一些家庭中存在婆婆擺家長架子、控制話語權的現象。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如今的年輕女性不再是封建家庭中的“小媳婦”。她們受過教育、思想開放、經濟獨立,社會地位與家庭地位顯著提升,再用老觀念應對新情況無異于刻舟求劍。婆媳關系問題的背后,是價值觀念的差異。“好婆婆”宋玉玲就用自己的實踐給出了答案——轉變觀念,不拿老觀念束縛年輕人。
換位思考,彼此包容。現實中,婆媳一言不合能掀桌子。《生萬物》中,婆婆一句“你有你的道理,娘也不是死腦筋”瞬間緩和了尷尬的氣氛。現代家庭里也需要這樣一個高情商、懂情緒的“定海神針”。結合生活,很多時候,婆媳矛盾的爆發都源于固執己見、不懂溝通與包容。學會換位思考、將心比心,很多問題就能消除在萌芽狀態。
共情共鳴,雙向奔赴。當今,不少中國家庭正面臨著代際關系挑戰。網絡社交平臺上,婆媳關系也成為熱門話題之一。不少短劇也以此展開敘事,吸引不少人的目光。婆媳關系融洽需要雙方在生活中互相體諒、共情共鳴——婆婆不守舊、不偏心、不擺架子;媳婦不固執、不刁蠻、多尊重、多溝通。雙方共同經營,圍繞把“小日子過滋潤”的目標雙向奔赴,求最大公約數、畫最大同心圓,何愁家庭不和睦?
愿“好婆婆”的家庭幸福秘笈這份作業有更多人來“抄”,讓家庭更暖、社會更和諧!
責編:瘦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