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連章指導廚師做菜。
文/圖 記者 張玲玲
“漯河是首個中國食品名城。作為餐飲行業的人大代表,守護食品安全、推動行業規范發展、保障群眾飲食健康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8月1日,市人大代表、市餐飲與飯店行業協會會長劉連章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深耕餐飲領域多年,劉連章始終關注行業發展情況。每月,他都會走進酒店、餐館、街頭大排檔、農貿市場、社區食堂,在實地調研中,廣泛收集群眾對餐飲行業的意見和建議。2024年,他提交了《關于進一步優化我市餐飲服務業營商環境的建議》,聚焦餐飲門店停車難題,提出“在不影響交通的前提下實行車輛分時段管理”“引入智能停車系統實時監測車位使用”等具體方案,為提升停車效率與管理水平開出了“良方”。這些建議得到相關部門高度重視和積極落實,切實為行業發展紓困解難。
劉連章認為,餐飲業不僅連接著百姓餐桌與地方經濟,還是弘揚地域文化的重要窗口。作為市餐飲與飯店行業協會會長,劉連章牽頭成立“漯河宴”人大代表工作室,吸引十余名各級人大代表加入,以打造具有漯河特色的“漯河宴”為抓手,帶領團隊潛心鉆研傳統豫菜,細化操作流程和規范標準,充分利用本地特產,最終打造出“食全食美 漯在其中”的“漯河宴”。
“‘漯河宴’選用沙河鯉魚、澧河元寶蝦等,融入胡辣湯、杠子饃等古渡口飲食記憶,包括樊噲肘子、郾城豆腐盒等傳統美食,選用雙匯排骨等食材,以獨特烹飪技藝呈現6道涼菜、8道熱菜、2道面點、2道湯品、1道主食、1道水果拼盤,共6類20道菜品,深受消費者喜愛。”劉連章說,如今,“漯河宴”已成為展示漯河魅力的亮麗名片,為現代化食品名城建設注入活力。
為更好履行人大代表職責,劉連章帶領工作室成員常態化開展集中學習,深入研究法律法規、洞察行業動態,持續提升履職能力。他還牽頭組織開展食品安全知識宣講、“光盤行動我先行”、反食品浪費法普及等活動,通過現場答疑、發放資料等方式,向群眾倡導安全、健康、綠色的飲食理念,引導群眾樹立科學消費觀,共同弘揚文明用餐的社會風尚。
“人大代表來自人民,就該扎根人民、服務人民。”這是劉連章常掛在嘴邊的話,也是他一以貫之的行動準則。為助力更多人創業就業,他自籌資金建成廚師技能培訓專用教室和烹飪操作間,購置專業設備,面向社會免費開辦豫菜烹飪技能培訓班。截至目前,共有1400余人培訓合格并取得廚師證。對于有創業意愿的合格學員,他鼓勵扶持,協助規劃、協調資源等,幫助100余人成功開店。同時,他協調多家餐飲單位,幫助多人實現穩定就業。他還多次組織餐飲企業負責人與農戶召開訂單農產品交流會,讓本地農產品從地頭直供餐桌,有效解決農戶“賣菜難”問題;邀請專家舉辦專題講座,為餐飲企業提供精準政策咨詢與技術指導服務,助力行業健康發展。
“師傅是我市餐飲界的領軍人物,特別關照我們。”談及師傅劉連章,在郾城區經營鹵肉面館的王軍民滿懷感激,“我從籌備開店到日常經營,每一步都離不開師傅的指導。他把多年從事酒店行業的寶貴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我們。對于我店里的各類菜品,師傅都會專門從營養搭配的角度提出建議,特別用心。”
劉連章還積極投身社會公益事業。他常態化組織開展“冬送溫暖、夏送清涼”活動,協調餐飲門店為環衛工人等免費提供開水與臨時休憩場所;連續15年開展助學活動,每年資助5名學生。
“我將進一步加強與餐飲行業職工的溝通,持續學習法律法規與政策,不斷提升履職能力,同時大力推廣豫菜‘漯河宴’,更加主動參與城市建設,為我市餐飲行業發展貢獻更多力量,用實際行動踐行人大代表的責任與擔當。”劉連章說。
責編:瘦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