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漯河醫專二附院(漯河市骨科醫院、漯河市立醫院)普通外科陳原團隊聯合腫瘤內科、影像科、消化內科、麻醉科、營養科對一位73歲老年賁門癌患者進行首診MDT系統化的術前評估,結合患者身體情況、腫瘤分期為患者制定了“腹腔鏡探查備腹腔鏡下賁門癌根治術”的微創手術治療方案。
患者因吞咽哽噎不適來院就診,消化內科行胃鏡檢查明確賁門病灶,取活檢提示賁門低分化腺癌,入院后行增強CT檢查提示賁門占位,周圍淋巴結未見增大,腫瘤MDT小組成員進行綜合評估,按照中國臨床腫瘤學會指南分期cT2-3N0M0,評估腫瘤為Ⅱ期,充分考慮患者及家屬意見后決定為患者制定“腹腔鏡下賁門癌根治+術后化療”的治療方案。術前,患者家屬至國家級醫院進行再次咨詢,要求在消化道重建時采取“雙通道吻合”方式,普通外科主任陳原向患者家屬細致介紹了賁門癌根治術中消化道重建的主流手術方式,并針對各個手術方式的優缺點進行了細致的講解,尤其是針對患者家屬要求的“雙通道吻合”方式進行畫圖講解,得到了患者家屬的充分認可,決定在我院按原計劃進行手術治療,充分的術前準備后限期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鏡下賁門癌根治術”。
術中完成了“食管-空腸吻合、胃-空腸吻合、腸-腸吻合術”,也就是患者家屬期待的 “雙通道吻合術”,術后予以患者啟動快速康復流程,術后第1天拔除尿管下床活動,術后第2天患者排氣開始進流食,目前患者術后恢復順利,切口愈合良好,無餐后反流癥狀,受到了患者和家屬的一致滿意。
漯河醫專二附院普通外科微創團隊,在科主任陳原的帶領下,始終將患者的長期生活質量置于首位。整個診療過程不僅精準解除病痛,更在手術方式的選擇上著眼長遠,充分考慮患者術后的遠期生活舒適度。未來,團隊將在微創技術領域持續深耕,精益求精,在微創之路上勇攀高峰。
知識鏈接
1.腹腔鏡下賁門癌根治術作為普通外科的標志性手術之一,重點在微創的前提下完成近端胃的游離、淋巴結的根治性清掃,保證食管切緣的陰性,還需要重點完成吻合的安全性,避免術后瘺的發生,而術后食物反流和胃酸的腐蝕是食管-胃吻合患者生活的難題,有一部分患者反復的慢性炎癥刺激導致吻合口狹窄而不得不再次手術,而“雙通道吻合”的手術方式應運而生,這種手術方式既保留了下半胃,減少了全胃切除術后飯量小、營養不良、消瘦、貧血的發生,又避免了食管與下半胃直接吻合引起的返流性食管炎而產生的強烈燒心、無法平躺入睡的癥狀。
2.雙通道吻合方式是針對賁門癌患者消化道重建的優化手術方式,具有良好的抗反流作用,從而有效的避免了反流性食管炎的發生,同時,由于保留了遠端胃通道,符合生理消化過程,有助于維生素B12和鐵的吸收,促進血紅蛋白的生成,有助于患者術后營養康復。
3.雙通道吻合方式具有一定的手術難度,吻合口的增加對主刀醫師的吻合技巧和整體手術把握提高了要求,不僅要保證吻合口的低張力,還需要保證吻合口良好的血供,同時需要對吻合口的走行和大小進行適當的微調,以保證術后既能達到抗反流的效果,也能有效的防止吻合口的狹窄和傾倒綜合征的發生。(盧 闖 劉 旭 袁錦鈺)
責編:瘦馬 編審:王輝 終審:盧子璋